少年班重新火爆,盲目追捧“神童”的教训也要记得 | 新京报快评
文 | 熊丙奇
曾经以“神童”之名风靡一时但后来降温的少年班,近年来有了重新火爆之势。
据报道,7月15日,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少年班录取名单公示》,就引发了社会关注。
在这份公示名单中,共有45名学子入围,其中男生39人、女生6人。今年入围人数,中国科大所在的安徽省最多,共11人。江苏则列第二,共6人。此外,广东有5人,浙江有4人,上海有3人,江西也有3人,山东、北京、河南各有2人。湖北、辽宁、四川、湖南、重庆、海南、河北则各有1人。
除中科大、西安交大等校的少年班报考踊跃外,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、丘成桐数学英才班,北京大学的数学英才班与物理卓越计划,也都吸引了不少初三到高一、高二的学生报考。
对于少年班,社会舆论的朴素认识是13岁、14岁就上大学,且进名校,人们在意的是这些“神童”们上大学的年龄。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我国有10多所大学举办少年班,招收少年大学生,追求的也是“早出人才”。
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,少年班被认为是“早出人才”的人才培养探索,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,举办少年班招收少年大学生,显然不能再追求“早出人才”,而是应探索如何对拔尖人才进行个性化培养,造就、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。
其实,从具体的育人实践看,少年班追求“早出人才”的效果也并不理想。因为,不少少年大学生学业成绩不错,却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,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问题。尤其是,少年班里还有不少属于拔苗助长、“人工雕琢”的“神童”,最后成了“伤仲永”。这样的教训,当被记取。
当前,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,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,已不是扩大人才培养规模,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大学举办少年班,定位应该是因材施教,给有个性、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,而不再是追求人才培养速度。家长与学生也不能把上“少年班”作为进名校的捷径、跳板。
针对名校的少年班招生,我国一些省区的重点高中,也着力打造高中“英才班”,而所谓的“英才班”就是高中“少年班”,直接从小学招收学生,进入高中学习,实行初高中一体化培养。
表面上看,这打造了一条与大学少年班对应的少年英才培养、成长通道,却也进一步刺激基础教育的功利化。有的家长为让孩子进入重点高中的少年班,就对孩子进行“特长教育”,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。而一些高中举办“少年班”的目的,也是为了提高名校录取率,尤其是清华北大录取率。
这样的功利引导,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与特长发展。如发展数学特长,不是树立未来从事数学研究的理想,而是为了竞赛、升学,一旦实现升学目标后,学生可能就不再有数学兴趣。这样的少年大学生,在少年班里也很难成为拔尖人才。
因此,不论是大学,还是基础教育阶段,学校、学生、学生家长,都应该理性地对待少年班。
毋庸置疑,少年班招生,涉及升学,要让学生、家长完全摆脱功利思维并不现实。但需认识到,完全功利地打造特长,对学生进行提前教育、超前教育,会让少年班培养少年英才的探索价值大打折扣,而且会刺激基础教育的焦虑与内卷。
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,全社会都不应该再盲目追捧“神童”、一味关注“早出人才”,而是要争取出好人才,重视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,以及综合素质培养。
撰稿 / 熊丙奇(教育学者)
编辑 / 迟道华
校对 / 赵琳